学习强国 | 中国科协
 所在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 基层建设
孝感市孝南区实施省科协“基层三长”项目渐见成效: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科普惠及群众
2025-04-17 09:02|文章来源:孝感市孝南区科协

近年来,孝感市孝南区不断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,引导社会各界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建设,一大批科普项目落地见效。

其中,孝感市中医医院“医路同行,健康科普点亮生活”项目自去年下半年实施至今,已累计服务市民数万人次,效果逐渐显现。该项目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“三长”行动为支撑,通过创新中医药科普场景,重构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,构建起中医药健康服务新生态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将优质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,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生命健康最后一公里,形成可复制的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“孝感模式”。

精准服务:神秘中医药飞入寻常百姓家

孝感市中医医院“三长”项目负责人,孝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周礼兵率领22人专家团队打造的“移动中医馆”,打破传统医疗空间限制,构建“多维场景矩阵”,深入企事业单位、社区街道等群众集中场所,结合实际场景,创新推出“场景化科普”模式。在医院广场开展中药香囊DIY,商场中庭推出冬季养生茶饮品鉴,打造“沉浸式”中医体验空间。联合融媒体中心开设“养生大讲堂”,通过抖音“中医说”栏目开展直播问诊,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5万人。邀请三甲医院专家8人次、医务人员14人次驻场服务,开展个性化脉诊334例、中医外治体验81例,单场活动健康咨询超200人次,现场解答群众健康问题千余条,群众满意度达98.6%,让群众直呼“中医就在家门口”。另外,针对女性群体定制“三八节”健康礼包,为青少年开发八段锦互动课程,为银发族科普中药材药效等活动也深受好评。

多方联动:打造中医药知识科普全矩阵

线下多形式宣传:制作、发放四季养生、慢性病调理、中医急救等实用知识健康手册3000多份,基本实现城区小区全覆盖。据中山、后湖等多个社区调查显示,健康手册推广后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率提升10%。“中医知识窗”社区科普海报结合节气养生主题每月更新1次,目前已覆盖全市10余个社区。家庭医生团队每周驻点社区服务中心,提供体质辨识、针灸推拿体验等服务。书院街社区服务中心通过“杏林驿站”模式,年均服务居民超3000人次,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提高30%。结合“健康中国行”活动,开展义诊50余场,累计筛查糖尿病、颈椎病等患者1.2万人次,其中60%通过中医干预实现症状缓解。

线上多平台联动,孝感市中医医院官网+公众号+抖音三平台年均发布科普视频100余条,图文200余篇,总阅读量超10万。抖音账号“王江华主任”、“中医付奥杰主任”粉丝超过2万人,视频点赞超过10万,播放量超过20万,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科普中医药健康知识。“AI健康科普矩阵”通过智能问答、体质辨识等功能,累计服务用户5000余次,个性化养生方案推荐满意度达92%。

传媒多专题报道,湖北日报、荆楚网、孝南融媒等媒体推出“中医药文化周”专题,开展《中医正骨》、《膏方养生》等专题讲座,总播放量达2万人次,点赞量达5万人次。匠心制作的“中医颂”节目,以情景剧形式科普“中医治未病”的理念和“杏林春暖”的故事,受到多家媒体转发报道,深受市民喜爱。

创新赋能:实现中医药服务向基层延伸

创新资源整合,专家下沉与基层联动实现医患双赢。联动8名三甲医院专家与14名基层医务人员组建跨层级团队,形成“专家带教+基层实践”,构建“健康特攻队”双向循环机制,孝感市中医医院与陡岗、卧龙、三叉等卫生院实行“双循环”模式,让社区卫生院医生到三甲医院进修培训,同时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院查房指导诊疗,实现精准转诊与资源互通,基层诊疗服务量提升15%。开设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”、“西学中培训班”,采取基层人才培养与技术赋能,每年培训基层医生300余人次,中医技术使用率提升30%。陡岗卫生院引入徐恒、徐翠姣、夏俊峰、胡莹等专家驻点服务,开展针灸、正骨等特色技术,年均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,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占比提升20%。

创新文化传播,融合传统与现代健康理念服务群众健康。开发二十四节气养生课程,推广健脾祛湿茶、轻身降脂茶等“药食同源”产品,居民慢性病自我管理率提升15%。推广“防治康一体化”模式,将节气养生与心血管病管理结合,患者康复周期缩短20%,复发率降低15%。后湖社区、向阳社区等多个社区将节气养生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通过数字中医馆推送个性化健康方案,覆盖2万多居民,中医服务满意度达93%。孝感市中医医院打造的“养生一条街”现已开街,设置有中医传统疗法区、药膳体验馆、“中易问茶”奶茶店、特色养生疗法区等场景,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。

创新科普阵地,结合基层实际打造科普新阵地。在党群服务中心,项目组充分利用其贴近群众、服务群众的优势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“中医健康科普” 活动。针对党群服务中心受众,采取党建与中医药文化融合的形式,“红色中医故事”“党员中医养生指南”等科普内容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将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与党建文化巧妙结合,受到党员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,根据青年群体的兴趣与需求,推出“中医文化传习所” 青年夜校,课程涵盖中医理论基础、传统养生功法、中药材辨识等内容,邀请资深中医专家担任讲师,为青年学员带来专业且生动的中医文化知识讲解。项目负责人周礼兵透露,未来将通过“治未病体验中心”等新载体,持续推动中医药从“治病”到“防病”的全民健康转型。

首页  |  科协微信  |  科协一家  |  科普中国

copyright 2001-2021 Hubei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

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    版权所有  2001-2024
鄂ICP备13005063号-3    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219号
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9号    湖北省科协综合办公大楼    
联合主办:湖北省科协办公室      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
技术支持:湖北省科协学会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    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估中心
Baidu
map